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

透視疾病

透視疾病
/何權峰

舌頭雖只是人體的小器官,然而不論飲食、吞嚥,一直到幫助發音,形成語言,舌頭的地位都是功不可沒。
不單如此,舌頭同時還是重要的味覺器官。正常人的味覺對於生活習慣的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鹹等早已了如常態,只是口味的差異不同而已,但是有些人在進食或者不進食時,口腔內常會自覺異常味道,這往往即預示患了某些疾病的可能。
一、口酸:一般皆與胃內容物排空不暢或胃酸過多有關,除了喜歡食醋的人外,當在未進食任何食物前,常感到口內酸味時,就要懷疑慢性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問題。
中醫認為,口酸乃肝膽之熱侵脾所致,臨床常見有食後腹脹、噁心、胸悶脅痛、舌苔薄黃等症。
二、口甜:是指口內自覺有甜味,常見於糖尿病人,因血糖增高,唾液內糖分亦提高,嚴重患者還可自覺口中有一股水果香味,須盡早至醫院檢查血糖和尿糖。
另外,在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引起的消化●分泌異常,尤其是唾液中的澱粉●含量增加時,也會感到口甜,須多留意。
按中醫的說法,口甜乃是脾胃功能失常所致,常見於進食過量,嗜食辛辣,滋生內熱或外感邪熱蘊積於脾胃等原因,表現為多食易飢、口甜而渴、唇舌生瘡、大便秘結,且有舌紅苔燥等症狀:而另有一種脾胃氣陰雨虛的口甜,多為年老或久病傷及脾胃,導致氣陰雨傷,虛熱內生,脾津受灼,臨床表現為口甜口乾,不思飲食,少飲水,脘腹脹氣等症。
三、口苦:是指口中自感苦味,若經常口苦者,常與膽汁的代謝異常有關,多見於肝膽的急性炎症,如肝炎、膽石症、膽囊炎及慢性胰臟炎等。
根據醫學研究,癌症患者因舌部血液循環障礙和唾液成分改變,對甜味食物的味覺會喪失,因而苦的味覺自然加劇,所以口苦嚴重者,甚至還是癌症的警訊。
依中醫的學理,肝膽經有病就會口苦,所謂﹁肝氣鬱滯、胸脅脹滿,口苦,咽乾﹂,這點跟現代醫學可謂不謀而合,故當口苦咽乾,面紅目赤,眩暈頭痛、煩燥易怒,大便秘結,舌紅苔薄黃時,即為肝、膽熱病所致。
四、口辣:即口中自覺辛辣味或舌體有麻辣感。因辣味是鹹味、熱覺及痛覺的綜合感,所以自覺口辣時,舌黏膜對鹹味和痛覺即較不敏感,病人舌溫偏高,常見於高血壓、神經官能症、更年期綜合症等長期低熱患者。
中醫認為,口辣多為肺熱壅盛或胃火上升所致,常見症狀有咳嗽、咯痰黃稠、舌苔薄黃等。
五、口鹹:指雖無吃鹽,但口中似含鹽粒一般,時感鹹味。本症多發於慢性腎炎,其他如慢性咽喉炎、神經官能症或口腔炎症︵特別是有潰瘍︶,亦常出現。
依中醫的診斷,口鹹乃是腎虛所致,腎陽不足的人,可見畏寒怕冷、疲勞乏力、夜尿頻長、陽痿帶下等症;腎陰虧損,虛火上炎者,則有頭暈耳鳴、腰膝痠軟、盜汗遺精、煩熱苔少等症狀。
六、口淡:指在實際攝鹽量沒有改變的前提下,自覺口中發淡、味覺減退,無法品嚐飲食。一般與副交感神經興奮、唾液腺分泌稀薄的唾液有關,多見於炎症的初期和消退期,其中又以消化道炎症最常見,如痢疾、結腸炎、慢性腸炎及壞死性腸炎等。
再如,營養不良,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熱量不足,內分泌疾病,以及長期發熱的消耗性疾病、大手術後的復原期等,因舌味蕾敏感度降低,也常口淡無味。
此外,老年人由於味蕾退化,也會口淡而食不知味,不算病理現象。但若中老年人出現突發不明原因的味覺減退或消失,則要警覺癌症的可能。
七、口澀:即舌頭的滑潤感消失,自覺口內一股澀味。常見於說話過多或通宵未眼者,只要少說話,並補足睡眠,即可消除口澀。
在疾病方面,因功能異常造成的重症神經衰弱或嚴重脫水,也會出現口部乾澀,只要多飲水和休息就能改善。
(本文作者為醫師)
(摘自《自由時報》1999.03.04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