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部落格介紹
大家好,我是一位建立部落格的新鮮人,當您來到我的部落格後,感覺空空如也,那是當然的,因為是草創時期呀,我不太會自我介紹,更別說是要談談自己的部落格了,我的頭腦突然覺得一片空白,不知從何著手呢?今天寫這篇文章正巧是中華民國建國100年的國慶日,先祝福中華民國生日快樂,但是我
有點不快樂,因為今天是交作業的最後期限呀!!!
好吧!!!言歸正傳,這時候的頭腦又出現了些許的規劃與方向,我打算用我的部落格來提供關於健康養生方面的常識與資訊,以及台北街頭藝人的表演影片,供網友來欣賞,我先簡單的報告到此,後續的消息,
日後見分曉囉!!!!
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
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
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
壓力現代人健康大敵
壓力現代人健康大敵
/許豪沖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精神科醫師
最近經濟不景氣的影響,也反應在精神科門診病人的症狀上。失去工作,收入的減少,入不敷出的擔心,股票等金融投資的損失,這些變化對當事人及其家屬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。
張先生因睡不著覺前來就診。詢問之後,才發現他最近承受了頗多的壓力:爸爸半年前因為糖尿病住院,他身為家中的長子,花了不少的時間照顧,也開始為自己的身體有些擔心;與太太的關係長期不很和睦,一些擔心反而被嘲笑是自尋煩惱:可是睡得不好的情形卻逐漸嚴重,也會影響到白天的精神體力,甚至變得容易生氣,常與同事或客人發生衝突;再加上最近一個月被倒帳五十萬。張先生覺得力不從心,看過幾位內科醫師後,輾轉被介紹過來門診治療。
上述的病史,就是門診中常見的例子。像是上述的張先生,有著多重的身心壓力:長期的壓力源有夫妻衝突、內心的自我要求高;近期的壓力包括父親的疾病、自己的健康問題、與經濟損失,加總起來而超過本身的負荷,所以造成失眠與其他的症狀。這類的個案,常常需要與醫師數次的晤談,共同去探討平時的作息習慣、最近的可能壓力源、與一些不是那麼清楚的煩惱,來了解他各種可能的壓力。光是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沒有找出病狀的原因,像是一般常見約三分鐘門診,根本不能達到恢復健康的目標。一般人看門診,彷彿怕佔用醫生太多時間,常常只是講完症狀就被醫師示意說:「我已經知道了,你可以去領藥了」。結果病人常常會有不信任、缺乏基本衛教常識,以及滿肚子的疑惑。沒有跟醫師做充分溝通的結果,往往很快又另覓良醫。
面對壓力而做出反應,本來有助於我們去適應環境,能讓我們做出應有的調整,以解決有壓力的狀態;就像動物一般,面對威脅如果沒有快速的反應,就會有生存的危機。只是,過久地處於有壓力的狀態下,那麼有關的反應就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。就像橡皮筋繃久會斷裂的道理一樣。壓力的產生,有心理面與生理面的影響:心理上的影響包括緊張感、內心的衝突、擔心的念頭揮之不去、精神恍惚、以及失眠。生理上則會因為臀上腺素的分泌造成心悸或心搏過速、呼吸急促或喘不過氣、頭頸部的酸痛、腸胃的疼痛不適或腹瀉、全身緊繃僵硬、四肢發冷發汗等等不舒服。這些不舒服如果拖得太久,就會成為精神科所謂的「精神官能症」,或是一般人常說的「神經衰弱」。
若能在壓力反應的早期就發現,並想辦法加以舒解,或是做自我的調整,那麼很多上述的症狀就可以得到緩解或消除。所以,壓力的調適,最重要的是能覺察它的存在,這樣才能縮短它帶來的困擾。
最佳的對策是:提醒自己好好地過完每一天,時時刻刻都保持在平衡的狀態;如果覺察到壓力的存在,可以使用自己習慣的放鬆方法,來幫忙自己度過不舒服的時候。像是運動、散步、聆聽音樂都是很好的方式。切記不要把白天的壓力帶入晚上的睡眠,否則只是給自己造成失眠;也不要把今天的壓力拖到明天,否則只是徒增自己的負擔與不舒服,但對實際的情況沒有什麼幫忙。如果「自助式」的方法沒有效果,那麼不要遲疑,儘快尋求他人的幫忙,找你信任的朋友、家人或師長來討論,或是請教精神科醫師等心理衛生專家,來減少壓力所帶來的身心傷害。能夠勇敢地面對壓力所帶來的挑戰,就會有走出壓力、重獲健康的一天。
(摘自《中國時報》1999.04.06)
/許豪沖 台北市立仁愛醫院精神科醫師
最近經濟不景氣的影響,也反應在精神科門診病人的症狀上。失去工作,收入的減少,入不敷出的擔心,股票等金融投資的損失,這些變化對當事人及其家屬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。
張先生因睡不著覺前來就診。詢問之後,才發現他最近承受了頗多的壓力:爸爸半年前因為糖尿病住院,他身為家中的長子,花了不少的時間照顧,也開始為自己的身體有些擔心;與太太的關係長期不很和睦,一些擔心反而被嘲笑是自尋煩惱:可是睡得不好的情形卻逐漸嚴重,也會影響到白天的精神體力,甚至變得容易生氣,常與同事或客人發生衝突;再加上最近一個月被倒帳五十萬。張先生覺得力不從心,看過幾位內科醫師後,輾轉被介紹過來門診治療。
上述的病史,就是門診中常見的例子。像是上述的張先生,有著多重的身心壓力:長期的壓力源有夫妻衝突、內心的自我要求高;近期的壓力包括父親的疾病、自己的健康問題、與經濟損失,加總起來而超過本身的負荷,所以造成失眠與其他的症狀。這類的個案,常常需要與醫師數次的晤談,共同去探討平時的作息習慣、最近的可能壓力源、與一些不是那麼清楚的煩惱,來了解他各種可能的壓力。光是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沒有找出病狀的原因,像是一般常見約三分鐘門診,根本不能達到恢復健康的目標。一般人看門診,彷彿怕佔用醫生太多時間,常常只是講完症狀就被醫師示意說:「我已經知道了,你可以去領藥了」。結果病人常常會有不信任、缺乏基本衛教常識,以及滿肚子的疑惑。沒有跟醫師做充分溝通的結果,往往很快又另覓良醫。
面對壓力而做出反應,本來有助於我們去適應環境,能讓我們做出應有的調整,以解決有壓力的狀態;就像動物一般,面對威脅如果沒有快速的反應,就會有生存的危機。只是,過久地處於有壓力的狀態下,那麼有關的反應就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。就像橡皮筋繃久會斷裂的道理一樣。壓力的產生,有心理面與生理面的影響:心理上的影響包括緊張感、內心的衝突、擔心的念頭揮之不去、精神恍惚、以及失眠。生理上則會因為臀上腺素的分泌造成心悸或心搏過速、呼吸急促或喘不過氣、頭頸部的酸痛、腸胃的疼痛不適或腹瀉、全身緊繃僵硬、四肢發冷發汗等等不舒服。這些不舒服如果拖得太久,就會成為精神科所謂的「精神官能症」,或是一般人常說的「神經衰弱」。
若能在壓力反應的早期就發現,並想辦法加以舒解,或是做自我的調整,那麼很多上述的症狀就可以得到緩解或消除。所以,壓力的調適,最重要的是能覺察它的存在,這樣才能縮短它帶來的困擾。
最佳的對策是:提醒自己好好地過完每一天,時時刻刻都保持在平衡的狀態;如果覺察到壓力的存在,可以使用自己習慣的放鬆方法,來幫忙自己度過不舒服的時候。像是運動、散步、聆聽音樂都是很好的方式。切記不要把白天的壓力帶入晚上的睡眠,否則只是給自己造成失眠;也不要把今天的壓力拖到明天,否則只是徒增自己的負擔與不舒服,但對實際的情況沒有什麼幫忙。如果「自助式」的方法沒有效果,那麼不要遲疑,儘快尋求他人的幫忙,找你信任的朋友、家人或師長來討論,或是請教精神科醫師等心理衛生專家,來減少壓力所帶來的身心傷害。能夠勇敢地面對壓力所帶來的挑戰,就會有走出壓力、重獲健康的一天。
(摘自《中國時報》1999.04.06)
透視疾病
透視疾病
/何權峰
舌頭雖只是人體的小器官,然而不論飲食、吞嚥,一直到幫助發音,形成語言,舌頭的地位都是功不可沒。
不單如此,舌頭同時還是重要的味覺器官。正常人的味覺對於生活習慣的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鹹等早已了如常態,只是口味的差異不同而已,但是有些人在進食或者不進食時,口腔內常會自覺異常味道,這往往即預示患了某些疾病的可能。
一、口酸:一般皆與胃內容物排空不暢或胃酸過多有關,除了喜歡食醋的人外,當在未進食任何食物前,常感到口內酸味時,就要懷疑慢性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問題。
中醫認為,口酸乃肝膽之熱侵脾所致,臨床常見有食後腹脹、噁心、胸悶脅痛、舌苔薄黃等症。
二、口甜:是指口內自覺有甜味,常見於糖尿病人,因血糖增高,唾液內糖分亦提高,嚴重患者還可自覺口中有一股水果香味,須盡早至醫院檢查血糖和尿糖。
另外,在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引起的消化●分泌異常,尤其是唾液中的澱粉●含量增加時,也會感到口甜,須多留意。
按中醫的說法,口甜乃是脾胃功能失常所致,常見於進食過量,嗜食辛辣,滋生內熱或外感邪熱蘊積於脾胃等原因,表現為多食易飢、口甜而渴、唇舌生瘡、大便秘結,且有舌紅苔燥等症狀:而另有一種脾胃氣陰雨虛的口甜,多為年老或久病傷及脾胃,導致氣陰雨傷,虛熱內生,脾津受灼,臨床表現為口甜口乾,不思飲食,少飲水,脘腹脹氣等症。
三、口苦:是指口中自感苦味,若經常口苦者,常與膽汁的代謝異常有關,多見於肝膽的急性炎症,如肝炎、膽石症、膽囊炎及慢性胰臟炎等。
根據醫學研究,癌症患者因舌部血液循環障礙和唾液成分改變,對甜味食物的味覺會喪失,因而苦的味覺自然加劇,所以口苦嚴重者,甚至還是癌症的警訊。
依中醫的學理,肝膽經有病就會口苦,所謂﹁肝氣鬱滯、胸脅脹滿,口苦,咽乾﹂,這點跟現代醫學可謂不謀而合,故當口苦咽乾,面紅目赤,眩暈頭痛、煩燥易怒,大便秘結,舌紅苔薄黃時,即為肝、膽熱病所致。
四、口辣:即口中自覺辛辣味或舌體有麻辣感。因辣味是鹹味、熱覺及痛覺的綜合感,所以自覺口辣時,舌黏膜對鹹味和痛覺即較不敏感,病人舌溫偏高,常見於高血壓、神經官能症、更年期綜合症等長期低熱患者。
中醫認為,口辣多為肺熱壅盛或胃火上升所致,常見症狀有咳嗽、咯痰黃稠、舌苔薄黃等。
五、口鹹:指雖無吃鹽,但口中似含鹽粒一般,時感鹹味。本症多發於慢性腎炎,其他如慢性咽喉炎、神經官能症或口腔炎症︵特別是有潰瘍︶,亦常出現。
依中醫的診斷,口鹹乃是腎虛所致,腎陽不足的人,可見畏寒怕冷、疲勞乏力、夜尿頻長、陽痿帶下等症;腎陰虧損,虛火上炎者,則有頭暈耳鳴、腰膝痠軟、盜汗遺精、煩熱苔少等症狀。
六、口淡:指在實際攝鹽量沒有改變的前提下,自覺口中發淡、味覺減退,無法品嚐飲食。一般與副交感神經興奮、唾液腺分泌稀薄的唾液有關,多見於炎症的初期和消退期,其中又以消化道炎症最常見,如痢疾、結腸炎、慢性腸炎及壞死性腸炎等。
再如,營養不良,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熱量不足,內分泌疾病,以及長期發熱的消耗性疾病、大手術後的復原期等,因舌味蕾敏感度降低,也常口淡無味。
此外,老年人由於味蕾退化,也會口淡而食不知味,不算病理現象。但若中老年人出現突發不明原因的味覺減退或消失,則要警覺癌症的可能。
七、口澀:即舌頭的滑潤感消失,自覺口內一股澀味。常見於說話過多或通宵未眼者,只要少說話,並補足睡眠,即可消除口澀。
在疾病方面,因功能異常造成的重症神經衰弱或嚴重脫水,也會出現口部乾澀,只要多飲水和休息就能改善。
(本文作者為醫師)
(摘自《自由時報》1999.03.04)
/何權峰
舌頭雖只是人體的小器官,然而不論飲食、吞嚥,一直到幫助發音,形成語言,舌頭的地位都是功不可沒。
不單如此,舌頭同時還是重要的味覺器官。正常人的味覺對於生活習慣的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鹹等早已了如常態,只是口味的差異不同而已,但是有些人在進食或者不進食時,口腔內常會自覺異常味道,這往往即預示患了某些疾病的可能。
一、口酸:一般皆與胃內容物排空不暢或胃酸過多有關,除了喜歡食醋的人外,當在未進食任何食物前,常感到口內酸味時,就要懷疑慢性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問題。
中醫認為,口酸乃肝膽之熱侵脾所致,臨床常見有食後腹脹、噁心、胸悶脅痛、舌苔薄黃等症。
二、口甜:是指口內自覺有甜味,常見於糖尿病人,因血糖增高,唾液內糖分亦提高,嚴重患者還可自覺口中有一股水果香味,須盡早至醫院檢查血糖和尿糖。
另外,在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引起的消化●分泌異常,尤其是唾液中的澱粉●含量增加時,也會感到口甜,須多留意。
按中醫的說法,口甜乃是脾胃功能失常所致,常見於進食過量,嗜食辛辣,滋生內熱或外感邪熱蘊積於脾胃等原因,表現為多食易飢、口甜而渴、唇舌生瘡、大便秘結,且有舌紅苔燥等症狀:而另有一種脾胃氣陰雨虛的口甜,多為年老或久病傷及脾胃,導致氣陰雨傷,虛熱內生,脾津受灼,臨床表現為口甜口乾,不思飲食,少飲水,脘腹脹氣等症。
三、口苦:是指口中自感苦味,若經常口苦者,常與膽汁的代謝異常有關,多見於肝膽的急性炎症,如肝炎、膽石症、膽囊炎及慢性胰臟炎等。
根據醫學研究,癌症患者因舌部血液循環障礙和唾液成分改變,對甜味食物的味覺會喪失,因而苦的味覺自然加劇,所以口苦嚴重者,甚至還是癌症的警訊。
依中醫的學理,肝膽經有病就會口苦,所謂﹁肝氣鬱滯、胸脅脹滿,口苦,咽乾﹂,這點跟現代醫學可謂不謀而合,故當口苦咽乾,面紅目赤,眩暈頭痛、煩燥易怒,大便秘結,舌紅苔薄黃時,即為肝、膽熱病所致。
四、口辣:即口中自覺辛辣味或舌體有麻辣感。因辣味是鹹味、熱覺及痛覺的綜合感,所以自覺口辣時,舌黏膜對鹹味和痛覺即較不敏感,病人舌溫偏高,常見於高血壓、神經官能症、更年期綜合症等長期低熱患者。
中醫認為,口辣多為肺熱壅盛或胃火上升所致,常見症狀有咳嗽、咯痰黃稠、舌苔薄黃等。
五、口鹹:指雖無吃鹽,但口中似含鹽粒一般,時感鹹味。本症多發於慢性腎炎,其他如慢性咽喉炎、神經官能症或口腔炎症︵特別是有潰瘍︶,亦常出現。
依中醫的診斷,口鹹乃是腎虛所致,腎陽不足的人,可見畏寒怕冷、疲勞乏力、夜尿頻長、陽痿帶下等症;腎陰虧損,虛火上炎者,則有頭暈耳鳴、腰膝痠軟、盜汗遺精、煩熱苔少等症狀。
六、口淡:指在實際攝鹽量沒有改變的前提下,自覺口中發淡、味覺減退,無法品嚐飲食。一般與副交感神經興奮、唾液腺分泌稀薄的唾液有關,多見於炎症的初期和消退期,其中又以消化道炎症最常見,如痢疾、結腸炎、慢性腸炎及壞死性腸炎等。
再如,營養不良,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熱量不足,內分泌疾病,以及長期發熱的消耗性疾病、大手術後的復原期等,因舌味蕾敏感度降低,也常口淡無味。
此外,老年人由於味蕾退化,也會口淡而食不知味,不算病理現象。但若中老年人出現突發不明原因的味覺減退或消失,則要警覺癌症的可能。
七、口澀:即舌頭的滑潤感消失,自覺口內一股澀味。常見於說話過多或通宵未眼者,只要少說話,並補足睡眠,即可消除口澀。
在疾病方面,因功能異常造成的重症神經衰弱或嚴重脫水,也會出現口部乾澀,只要多飲水和休息就能改善。
(本文作者為醫師)
(摘自《自由時報》1999.03.04)
預防癌症
預防癌症
/陳儀莊 中研院生醫所到研究員
癌症是大多數人心中的夢魘,目前居我國十大死因的首位。
癌症可以預防嗎?人體內某些遺傳物質似乎和癌症的發生有關,除此之外,美國的流行病學學者認為,引起癌症的主要原因有四項:抽菸、飲食不平衡(缺乏水果及蔬菜),長期感染,以及荷爾蒙失調。究竟什麼樣的政策才能有效地防治癌症?學者認為應自三方面著手,首先是致力有關癌症的研究,同時將癌症相關的正確知識做全面性的宣導,並協助民眾改變「容易」致癌的生活方式及環境。由於政府的資源有限,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來降低癌症的發生率,將是未來全民健康的重要課題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在坊間廣為流傳的癌症觀念,其實是錯誤的|以訛傳訛,可能會影響公共政策的制定。舉例來說,隨著科技文明高度發展,環境污染也日益嚴重,癌症的發生率是否會增高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根據在美國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,若不將肺癌計算在內,在過去近五十年中,癌症死亡率降低了十六%(由於九十%的肺癌都和吸菸有關,因此將其發生率另行統計)
人造的化學物質(工業污染物、化學肥料、化學殺蟲劑等),是否是致癌的主因呢?截至目前為止,並沒有十分嚴謹的證據來支持這項理論,雖然許多工業污染物質在動物實驗中,都有致癌的效果,但很可能是由於在致癌實驗中,使用劑量太高所致。動物組織可能受到傷害及死亡,而細胞死亡會造成發炎,進一步活化免疫細胞,產生大量自由基,使得癌症的發生率大幅度提高,由於這些現象在低劑量下,並不會發生,因此除非做更進一步的測試,無法僅根據這些動物實驗便評估是否真正會在人體內導致癌症。人自空氣、水及食物中所攝取的污染物質的量非常有限,也許並不足以構成威脅。以化學殺蟲劑為例,有人認為降低其用量,也許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飲食有關的癌症,但事實卻可能適得其反,因為若減少使用殺蟲劑而使收穫量降低,蔬果的生產成本及價錢便會提高,導致低收入民眾降低對蔬果的食用量,研究結果證實,蔬菜水果的攝取量若不足,罹患癌症的機會便大幅度提高。其實,不論是人造或自然物質都有致癌的可能,人體也備有各種保護措施,只是不保證完全有效。由於飲食中,九九點九九%都是自然物質,我們可能不必對低劑量的污染物質的致癌力太過敏感。
(摘自《自由時報》1999.08)
/陳儀莊 中研院生醫所到研究員
癌症是大多數人心中的夢魘,目前居我國十大死因的首位。
癌症可以預防嗎?人體內某些遺傳物質似乎和癌症的發生有關,除此之外,美國的流行病學學者認為,引起癌症的主要原因有四項:抽菸、飲食不平衡(缺乏水果及蔬菜),長期感染,以及荷爾蒙失調。究竟什麼樣的政策才能有效地防治癌症?學者認為應自三方面著手,首先是致力有關癌症的研究,同時將癌症相關的正確知識做全面性的宣導,並協助民眾改變「容易」致癌的生活方式及環境。由於政府的資源有限,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來降低癌症的發生率,將是未來全民健康的重要課題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在坊間廣為流傳的癌症觀念,其實是錯誤的|以訛傳訛,可能會影響公共政策的制定。舉例來說,隨著科技文明高度發展,環境污染也日益嚴重,癌症的發生率是否會增高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根據在美國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,若不將肺癌計算在內,在過去近五十年中,癌症死亡率降低了十六%(由於九十%的肺癌都和吸菸有關,因此將其發生率另行統計)
人造的化學物質(工業污染物、化學肥料、化學殺蟲劑等),是否是致癌的主因呢?截至目前為止,並沒有十分嚴謹的證據來支持這項理論,雖然許多工業污染物質在動物實驗中,都有致癌的效果,但很可能是由於在致癌實驗中,使用劑量太高所致。動物組織可能受到傷害及死亡,而細胞死亡會造成發炎,進一步活化免疫細胞,產生大量自由基,使得癌症的發生率大幅度提高,由於這些現象在低劑量下,並不會發生,因此除非做更進一步的測試,無法僅根據這些動物實驗便評估是否真正會在人體內導致癌症。人自空氣、水及食物中所攝取的污染物質的量非常有限,也許並不足以構成威脅。以化學殺蟲劑為例,有人認為降低其用量,也許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飲食有關的癌症,但事實卻可能適得其反,因為若減少使用殺蟲劑而使收穫量降低,蔬果的生產成本及價錢便會提高,導致低收入民眾降低對蔬果的食用量,研究結果證實,蔬菜水果的攝取量若不足,罹患癌症的機會便大幅度提高。其實,不論是人造或自然物質都有致癌的可能,人體也備有各種保護措施,只是不保證完全有效。由於飲食中,九九點九九%都是自然物質,我們可能不必對低劑量的污染物質的致癌力太過敏感。
(摘自《自由時報》1999.08)
訂閱:
文章 (Atom)